其實,120萬元一針抗癌藥的“種子”你也有
今年8月20日,隨著國內首例CAR-T細胞治療的腫瘤患者順利出院,120萬元一針的“抗癌神藥”CAR-T火速出圈,給了腫瘤患者們一劑振奮劑,“只要活得夠長,就有可能看到腫瘤被完全攻克的那一天”這是一位患有腫瘤的朋友在得知該抗癌藥后對小編所說的話。
01
CAR-T雖好,也有其局限性
Car-t, while good, has its limitations
CAR-T細胞是采用免疫細胞中的T淋巴細胞(白細胞的一種),通過基因技術重新“改造”,使之成為“戰斗力爆棚”、能精準識別和打擊偽裝的腫瘤細胞的“超級戰士”,從而消滅腫瘤的方法,該療法稱為“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”。最早因這項免疫細胞技術而獲益的是一位美國的小女孩艾米莉,在2012年與死神博擊中,CAR-T讓艾米莉成為了幸運兒,罹患的白血病得到治愈。
不過該療法主要用于血液系統腫瘤,如白血病、復發難治性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等,對實體瘤,如肺癌、肝癌、乳腺癌等人們所熟知的腫瘤,臨床試驗效果尚未得到證實,不僅如此,高昂的價格讓普通老百姓望而卻步。此外,它并非百分百可以治愈腫瘤患者。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、四川省腫瘤醫院院長林桐榆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說:“CAR-T細胞治療只有約40%~50%的腫瘤完全緩解率,首先腫瘤緩解后才有繼續生存的可能?!?
02
FDA叫停異基因CAR-T臨床試驗
FDA Halts Allogeneic CAR T Clinical Trial
就在近日,著名的Allogene公司在一項在研細胞療法ALLO-501A的早期研究中,發現一名患者存在具有染色體異常的ALLO-501A CAR-T細胞,被FDA(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)叫停了該公司的臨床試驗。拋開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等商業情況不談,回歸臨床治療意義的本質,異基因的CAR-T細胞應用于臨床試驗存在風險,從技術攻克角度來看,可能還有較長的路要走。
我國今年上市的兩個CAR-T藥都是采用患者自體免疫細胞進行制備的,無形中規避了這一風險,這也凸顯了自體免疫細胞的優勢。其實,這些自體免疫細胞就是“種子”細胞,而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這些“種子”。
03
將“種子”存起來=備份生命
Saving seeds = backing up life
“種子”細胞之所以稱之為“種子”細胞,是因為,它不僅僅可以制備成120萬元一針的CAR-T細胞治療血液系統腫瘤,還可以在不幸罹患其他實體腫瘤,或是機體因健康問題需要積極提升免疫力時,根據實際需求,將“種子”細胞培養成治療腫瘤或保健的如NK、CIK等免疫細胞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“種子”細胞的數量、質量直接影響其后續能否進行培養、使用以及使用后的效果。
04
如何獲得高質量“種子”細胞
How to obtain high quality "seed" cells
理論上,18歲至70歲之間的人群都可以存儲自己的“種子”細胞(免疫細胞)。不過,免疫細胞的數量、活性,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,這也是為什么隨著年齡增長,容易出現各種疾病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在我們健康時、相對年輕時,可以經由專業機構采集優質、健康、充滿活力的免疫細胞,再通過先進的深低溫凍存技術將其存儲起來,使其生物活性得以長期保持,以備不時之需,更好保障我們的生命健康。